Aggregator
10.24程序员节,你的代码安全吗?
卫星互联网产业化提速
近日,荣耀X60 Pro发售。据介绍,这款手机支持双向北斗卫星通信,至此支持卫星通信的手机售价下探至3000元以内。在此之前,卫星通信功能已成为高端手机的新卖点。同时,汽车厂商积极布局卫星直连功能。极氪001 FR、极氪007都搭载了车载卫星通信技术,其中001 FR搭载了双向卫星通信技术,在地面移动通信网络没有覆盖到或受损的情况下,可通过卫星收发消息,并实现语音通话服务。专家表示,成本持续下降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加快发展。各地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推动技术突破,扩大应用场景,完善商业模式。
产业链逐渐成熟
商业航天技术进步正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加快发展。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任朱贵伟在2024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上介绍说,马斯克创立的星链计划加速推进卫星互联网走向大众消费市场,先期将大众消费宽带作为主营模式,推动形成商业闭环,用户数量已突破400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总工程师李侠宇介绍说,中国星网、垣信卫星等企业正在加快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其中,垣信卫星正在打造低轨星座“G60星链”,计划到2030年实现约1.5万颗卫星组网;银河航天目前有8颗在轨试验卫星;时空道宇的未来出行导航增强星座,已有30颗卫星在轨;国电高科的低轨卫星物联网天启星座,计划由38颗卫星组成,目前在轨卫星29颗。
“现阶段,商业卫星互联网发展进入低轨宽带卫星大规模组网阶段,产业链中游的卫星运营商占据的价值量较高。同时,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和地面设备研发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将推动产业应用走深向实。”李侠宇说。
成本下降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加快发展。艾默生测试与测量业务集团亚太区技术总监沈晨介绍,卫星互联网核心载荷关键技术不断成熟,其中TR组建成本占通信载荷成本的一半,占卫星总成本的30%。当前,卫星发射以及基带芯片、相控阵芯片等产业链各环节产品成本持续下降。
2024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主席吴劲风表示,仅今年上半年,我国注册与商业航天相关的企业就达到7425家,现存与商业航天相关的企业数量超6万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商业航天领域的融资金额超过120亿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将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重大机遇,持续推进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卫星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技术层面,我们需要提升卫星制造、发射、运营及回收等全流程能力,并在芯片、终端、标准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在市场层面,我们要深入挖掘卫星通信的潜力,拓展应用场景,推动商业化和盈利模式创新。”中国通信学会秘书长张延川说。
通信安全重要性凸显
李侠宇预测,2033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55.7亿元,其中终端直连卫星市场占据营收大头。终端直连卫星互联网的细分需求场景包括野外施工、牧民放牧、深度旅游等。
今年4月,比亚迪推出搭载天通卫星通信功能的量产车型仰望U8越野玩家版,提供双向语音通话、双向短信通信功能。另外,信息发展与上汽集团旗下子公司上海安驾智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布局“汽车+卫星”赛道。
在10月举办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介绍,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在轨卫星已达30颗,完成了三个轨道面部署,可实现24小时、全球90%以上区域的覆盖,让汽车用户“永不失联”。
东兴证券石伟晶认为,卫星互联网将是未来五年通信板块最具成长性的细分领域。卫星互联网产业有关专家对记者表示,国内卫星互联网进入产业化初级阶段,各地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推动技术突破,扩大应用场景。
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卫星互联网通信安全要求提升,相关厂商将迎来机遇。北京盛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权小文认为:“随着卫星互联网D2D(设备到设备)时代的到来,手机、汽车直连卫星的需求将爆发,通信安全的重要性凸显。要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以有效应对在身份认证、安全路由和安全传输等环节存在的威胁,形成覆盖卫星、基站、系统和终端的纵深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
盛邦安全权小文:卫星互联网“落入凡间” 加密是安全防御唯一手段
近日,2024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以“卫星应用产业中的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卫星应用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会议期间,作为卫星互联网安全赛道的先行者,盛邦安全董事长权小文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卫星互联网不是对传统卫星网络的升级改造,而是对其进行重构的过程;随着以低轨巨型星座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落入凡间”,对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安全通信网络;而信源加密则是当前卫星互联网安全防御最合理,也是唯一手段。
卫星互联网应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优势
近年来,卫星互联网飞速发展,中信证券预测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有望迎来万亿元市场规模,这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权小文表示,当前卫星互联网D2D时代已经来临。直接到设备,创建正确的端到端生态系统,如HUAWEI Mate 60、吉利汽车、SL手机通信等直连卫星,万物互联时代到来;同时,需求极速爆发,用户对带宽有强烈需求。
与卫星网络相比,典型卫星网结构星少、切换频率低、高轨、低带宽、高延迟,延迟110~270ms;而以星链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具有星多、中低轨、切换频繁、高带宽、低延迟,抗毁性,延迟小于10ms等特性。“卫星互联网不是对传统卫星网络的升级改造,而是重构。”卫星互联网应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优势,提高连通性、抗毁性、覆盖性。
他认为,卫星网的最后一公里是网络,卫星互联网的最短一公里是卫星。这也意味着,卫星网解决接入问题,例如海洋、偏远山区等地面网覆盖不到地方;而解决接入问题后,要尽可能使用地面网,通过发达的地面网传输,充分发挥卫星网和地面网这两张网的优势,这样构造出来的卫星互联网才是高效的。
“直接通过卫星传输数据的成本较高且可能会增加延迟;而利用地面IP网络进行传输成本更低且延迟更小。”他说道。
加密是卫星互联网安全防御唯一手段
卫星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全域全业务承载平台,在技术架构、组网概念、应用场景等方面都发生显著变化,带来更多卫星、更大带宽,还增加了更多路径和终端,对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权小文表示,传统卫星网络因为稀缺高轨,较为小众,安全问题常常被忽略。卫星互联网“落入凡间”,安全问题突发而且急剧上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我们必须要高度关注安全问题,不能‘蒙眼狂奔’更不能是‘裸奔’。”
卫星互联网存在跨陆、海、空等多个层级的空间特殊性,导致其面临来自物理层面、控制层面、数据层面等不同层面的安全威胁。需要构建空天地一体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有效应对身份认证、安全路由、安全传输等多种威胁,形成覆盖卫星、基站、系统、终端在内的一体化纵深安全防护体系。
在他看来,采用对卫星的信源加密,是目前针对卫星安全防御的唯一手段,是最合理的技术路径,最有效且成本最低。“通过密码定义网络和用户边界,保障了传输安全和数据安全,这个不同于传统互联网的安全体系。”
据权小文介绍,盛邦安全目前已推出其最新的卫星互联网安全解决方案。其卫星通信加密系统,由主站密码机、⼩站密码机、密钥管理中⼼、配置管理中⼼四个部分组成。采⽤集中管理模式,配置管理中⼼统⼀配置管理全⽹所有密码设备策略,可以对全⽹的密码资产进⾏直观展⽰;密钥管理系统对全⽹密码机进⾏⼊⽹认证,密钥分发,指令控制;中⼼站密码机和⼩站密码完成通信流量的加解密。
并且卫星通信加密系统,可应⽤于⽯油、⽯化、⽔利、公安、电⼒、林业、草原、医疗、⾦融等卫星通信重要领域,实现卫星通信流量的加解密和设备认证,防⽌设备的⾝份伪造、通信劫持、重放攻击、数据被窃取与被篡改、减少攻击⾯的暴露,保障卫星通信⽹络的安全性和承载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