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 | 超越漏洞扫描:一种功能性变更驱动的远程软件版本识别方法 安全学术圈 3 days 8 hours ago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性变更的版本识别方法,并在五个具有大量漏洞的知名远程软件系统上实现了原型框架VersionSeek。
哈佛大学 | UNICORN:基于运行时溯源的高级持续性威胁检测器 安全学术圈 6 days 3 hours ago 本文提出的 UNICORN,是一种基于运行时溯源的高级持续威胁(APT)检测器,旨在解决传统检测系统对 APT 检测能力不足、现有溯源分析方法存在静态模型无法捕捉长期行为、动态模型易被破坏、扩展性差等问题。
专题征文 | 工业智能与安全互联 安全学术圈 1 week 3 days ago 工业智能与安全互联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底座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具有高本期特刊聚焦于工业智能基础理论、工业网络安全互联、工业大模型、工业数据安全流通等重要技术方向的高质量和原创性研究论文,与征稿有关的主题方向如下。度的战略前瞻性。
ICTFICIAL OY | 提高蜜罐性能的网络欺骗技术综合调查 安全学术圈 1 week 4 days ago 本文针对网络威胁(如 Mirai 僵尸网络变种)持续升级、传统安全工具难以检测零日攻击与深度分析攻击者行为,且现有蜜罐研究存在 “单蜜罐技术零散、蜜网缺乏系统分类与统一评估模型” 的核心问题。
特文特大学 | HoneyKube:微服务架构 Web 蜜罐的设计与部署 安全学术圈 1 week 6 days ago 本文针对微服务架构普及下攻击频发,而传统单体蜜罐存在 “适配微服务动态性差、监控覆盖不完整、易被指纹识别” 的问题,提出并实现基于 Kubernetes(K8s)的微服务 Web 蜜罐 HoneyKube,以填补微服务场景蜜罐技术空白。
广州大学 | Tor匿名性漏洞:Trapper攻击 安全学术圈 2 weeks ago 本文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可在真实 Tor 网络中部署的 Trapper 攻击,通过“选择性破坏 + 路径劫持 + 反检测”的组合策略,在仅监控单端流量的弱假设下,40 秒内 100 % 去匿名化用户。
美国西北大学|模仿人类专家进行程序修复 安全学术圈 2 weeks 3 days ago 文章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基于 LLM 的 Program Repair Agent,它利用语言服务器和补丁验证器来分析程序、生成补丁并进行验证 。
新南威尔士大学 | 物联网网络中可解释的深度学习入侵检测框架 安全学术圈 2 weeks 4 days ago 本文提出了一种名为 SPIP 的新型可解释深度学习入侵检测框架,旨在提升物联网网络中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可解释性与性能。
布法罗大学 | xNIDS:解释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用于主动入侵响应 安全学术圈 2 weeks 5 days ago 本文提出 XNIDS 框架,用于解释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DL-NIDS)并生成可操作防御规则,以支持主动入侵响应。
重庆大学 | MDADroid:一种通过构建功能-API映射的新型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安全学术圈 2 weeks 6 days ago 本文提出了一种名为 MDADroid 的新型恶意软件检测方法,通过构建功能 - API 映射实现对 Android 恶意软件的有效检测。
田纳西理工大学 | 基于深度学习的恶意软件检测的自动化机器学习 安全学术圈 3 weeks ago 本文聚焦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在恶意软件检测中的应用,旨在通过自动化神经架构搜索(NAS)和超参数优化,解决深度学习模型依赖领域专家设计、适配性不足的问题。
行业会议 | 第22届中国信息和通信安全学术会议 安全学术圈 3 weeks 3 days ago 中国信息和通信安全学术会议(CCICS)由冯登国研究员与多位专家于 1999年联合发起,今年将举办第22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GlareShell: 一种基于图学习工业互联网的Web服务器PHP Webshell检测 安全学术圈 1 month ago 本文提出了一种名为 GlareShell 的创新性PHP Webshell检测框架,该框架基于图学习技术,融合了语义嵌入、风险权重分配和图神经网络分类三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