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1 月,OpenAI 公司推出 ChatGPT,这款 AI 工具,能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并且有很强的自然语言生成能力。近两年,国内的 AI 通用大模型例如文心一言、通义千问、Kimi 等也陆续进入市场。AI 离日常生活越来越近,不可避免地入侵到毕业论文。2024 届毕业生,也成为第一波在论文中大规模使用 AI 的群体。一名大学生称,不管是课程论文还是毕业论文,使用 AI 几乎成了学校里「公开的秘密」。高校教师们也逐渐感受到了 AI 的入侵。在社交媒体上,一边是学生们的使用攻略,另一边也不乏老师们的观察。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的老师王敬雅发现,由 AI 生成的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出现「假大空的车轱辘话」,给出一个论点,得到三个分论点;拿其中的分论点追问,再次得到三个分论点。但往往没有什么研究意义。王敬雅平时和同事们交流时,大家还提起,如今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了 AI 的「重灾区」,其他专业的作业、论文也同样,越是标准化、程式化的内容,学生越容易用 AI 替代完成。
数学软件 Mathematica 的作者、计算知识引擎 Wolfram Alpha 的创始人、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 Stephen Wolfram 认为需要哲学家参与 AI 相关重要问题的讨论。他的母亲是牛津大学的哲学教授。Wolfram 年轻时对哲学这一主题兴趣缺乏,但年长的他认为哲学的严谨性对 AI 研究越来越重要。他举例说,当开始讨论给 AI 设置护栏时,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哲学问题。当科技行业的人说要给 AI 设置这个或那个,让 AI 做正确的事情。但什么是正确的事?这是一项决定道德选择的问题,是哲学练习之一。他说,科学家通常难以用哲学术语思考问题,因为科学是一种渐进发展的领域,不会遇到需要用完全不同的思考方法。如果哲学主要用于回答存在主义的重大问题,那么随着 AI 的影响日益深远我们将迎来哲学的黄金时代。我们面临的很多 AI 问题事实上都曾是传统哲学论的核心问题。Wolfram 认为哲学家可能比科学家更有能力应对 AI 带来的范式转变。